2018中国地方控烟令执行遭遇尴尬
4月1日,《长春市防止烟草烟雾危害办法》正式实施满一个月。这部“控烟令”并没有迅速改变部分市民在公共场所吸烟的陋习。/6/view-10696974.htm
3月31日,在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很多地方都有醒目的“无烟医院”和“禁止吸烟”标志。在门诊楼一楼大厅的LED显示屏上,也显示出禁止吸烟的信息,一些墙上还贴着“吸烟罚款100~200”的标语。然而,楼梯上仍有几位患者在吸烟,旁边的垃圾箱还有一些烟头。
在长春市火车站、汽车站和一些酒店、餐馆、购物场所,依旧有很多吸烟的人,少有人上前制止。一些市民表示,并不知道长春出台了这个规定。
长春市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陈亚娟表示,目前已经开出了第一张罚单,但未透露具体是向个人还是向单位开出。在第一张罚单之前,长春市多个公共场所收到长春市卫生监督所开出的行政处罚通知单,其被“黄牌警告”要求限期整改,否则其管理者、经营者就将面临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的罚款。
有关专家认为,长春市目前遇到的尴尬和之前很多城市地方控烟令遇到的问题大体一致。中国需要在继续推动法规执行和要求领导干部积极参与控烟工作的同时,包括规范烟草警示标识、提高烟草税、推进国家层面控烟立法等工作也需要加速推进。
长春市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许兆瑞说,国内知名香烟品牌出口的产品包装也早已与国际接轨,厂家纷纷给他们的产品穿上“令人作呕”的外衣。但是国内销售产品却难寻其踪迹。
除了采取警示图案,增加对烟草零售阶段的消费税、提高香烟价格,也是减少吸烟者的好办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烟草零售价格的70%应该来自消费税,而中国则仅占约40%。
目前,中国控烟大都采用“非价格手段”,主要由各级卫生部门执行。国际上通用的主要戒烟手段,则是通过提高烟草税率和价格,降低烟草业的利润和吸烟者的购买欲望。
(摘自《哈尔滨日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