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的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开腹治疗组有46例,为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双镜联合治疗组有46例,为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患者。就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胆结石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后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双镜联合治疗组胆结石治疗总有效率95.65%明显高于开腹治疗组71.74%,手术后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腹治疗组,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优于开腹治疗组(P /6/view-10741815.htm[关键词]腹腔镜;胆道镜;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7)10(a)-0057-03
胆结石是常见胆道系统疾病,急性发作下可出现发热、寒战和腹痛等症状,传统治疗胆结石方法为开腹手术治疗,但创伤比较大,而单纯腹腔镜或单纯胆道镜手术均无法一次性解除胆总管结石和彻底治疗胆道疾病。联合腹腔镜、胆道镜进行手术治疗,可克服上述缺陷,一次性解除胆总管结石和彻底治疗胆道疾病,减少术后结石残留。该研究回顾性分析该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胆结石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开腹治疗组有46例,双镜联合治疗组有46例,探讨了腹腔镜、胆道镜联合用于胆结石患者临床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方便选取的该院收治的胆结石患者92例,并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其中开腹治疗组有46例,为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双镜联合治疗组有46例,为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的患者。其中开腹治疗组男23例,女23例。年龄33-76岁,平均年龄为(50.16±2.35)岁。患者合并高血压有11例,合并冠心病10例。双镜联合治疗组男24例,女22例。年龄31~77岁,平均(50.29±3.26)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开腹治疗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平卧位,气管插管全身麻醉,经右侧腹直肌探查切口,逐层进腹,充分暴露胆总管上段前壁后,再适当切开,据病情用传统器械和胆道镜将结石取出。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和T管引流。
双镜联合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胆道镜联合治疗。平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建立二氧化碳气腹,保持气腹压12-14mmHg,置入腹腔镜和胆道镜。结石明显者经穿刺孔用取石钳取出结石,细小结石可用冲洗泵和导尿管反复冲洗取出。取石过程难以清除的结石可进行挤压和冲洗,用取石篮取石。取石后反复冲洗胆道,确保胆道通畅,后用胆道镜观察有无胆管畸形、狭窄、下段梗阻等症状。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和T管引流。
1.3观察指标
对比2组患者手术时间、胃肠恢复时间、下床时间、手术过程出血量、术后疼痛评分、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胆结石治疗总有效率、手术后胆道感染、切口感染和胆漏发生率。显效:症状消失,检查结果(B超及T管造影)均阴性;有效:症状改善,检查结果部分转阴;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统计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x2检验。P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