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临床效果探讨
【摘要】 目的 探讨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61例老年躁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研究组(31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研究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与利培酮口服液联合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7%, 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6.7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http://【关键词】 利培酮口服液;老年躁狂症;丙戊酸钠缓释片;临床效果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36.086
躁狂症是常见的精神病症, 其临床症状为思维奔逸、精神运动性激越、语言增多、睡眠减少等, 有时患者还会存在言语幻听、被害妄想等表现, 并会并发多种机体疾病, 致使患者的水电解质出现紊乱, 严重损害患者的社会功能, 甚至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目前, 临床上主要采用心境稳定剂治疗躁狂症, 常用的药物为丙戊酸钠缓释片, 但患者在服用该药物后, 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 效果欠佳。因此, 为进一步提高躁狂症的治疗效果, 本文选取本院收治的61例老年躁狂症患者作为此次探讨对象, 研究丙戊酸钠缓释片合并利培酮口服液治疗老年躁狂症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61例老年躁狂症患者作为此次观察对象, 按照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研究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4例;年龄最大73岁, 最小61岁, 平均年龄(66.35±2.22)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45±1.34)年;双相障碍躁狂相13例, 躁狂发作5例, 双向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4例, 双向情感障碍混合型8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5例;年龄最大72岁, 最小63岁, 平均年龄(66.57±
1.81)岁;病程1~6年, 平均病程(2.74±1.46)年;双相障碍躁狂相15例, 躁狂发作7例, 双向情感障碍快速循环型3例, 双向情感障碍混合型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缓释片[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10595]治疗, 初始剂量为0.5 g/次,
1次/d, 1周后将剂量调为0.5 g/次, 2次/d。研究组采用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利培酮口服液(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65005)进行治疗,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同对照组, 利培酮口服液初始剂量为0.5 ml/次, 2次/d, 1周后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将剂量增至2 ml。两组均持续治疗1个月。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疗效评定标准:患者躁狂量表分数减分率≥85%为显效;患者躁狂量表分数减分率在40%~85%为有效;患者躁狂量表分数减分率≤40%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参考文献
于爱丽. 对躁狂症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效果研究.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 7(22):239-240.
袁慧萍, 葛敏桃, 斐锦飞. 躁狂症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探讨.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15, 35(5):652-654.
刘金鹏, 孟莉, 张新平. 自拟涤痰泻火汤治疗躁狂症患者临床观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32):43-44.
王安娜, 王洪州. 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癫痫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3):144-145.
曲春晖, 孙平, 孙忠国. 利培酮口服液与奥氮平治疗老年痴呆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比较.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22):13-15.
宗宝玉, 陈铁光.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疗效观察. 蚌埠医学院学报, 2012, 37(7):848-849.
韩鹏.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临床探讨. 中国伤残医学, 2016, 24(3):108-109.
唐宇. 利培酮口服液合并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老年躁狂症疗效分析. 医药, 2015(31):192.
朱振梅, 谭波. 利培酮口崩片联合丙戊酸钠缓释片对老年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探讨.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19):97.
王清溪. 丙戊酸钠缓释片联合降压药物治疗老年高血压伴躁狂症的疗效分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23):116-117.
[收稿日期:2017-08-07]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