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ang183 发表于 2016-10-16 16:03:35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邵志芳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课后答案

第一章 绪论 1. 名词解释
随机变量:在统计学上,把取值之前不能预料取到什么值的变量称之为随机变量 总体:又称为母全体、全域,指据有某种特征的一类事物的全体 样本: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 个体:构成总体的每个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次数: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成为频数,用f表示
频率:又称相对次数,即某一事件发生的次数被总的事件数目除,亦即某一数据出现的
次数被这一组数据总个数去除。频率通畅用比例或百分数表示
概率:又称机率。或然率,用符号P表示,指某一事件在无限的观测中所能预料的相对
出现的次数,也就是某一事物或某种情况在某一总体中出现的比率 统计量:样本的特征值叫做统计量,又叫做特征值
参数:总体的特性成为参数,又称总体参数,是描述一个总体情况的统计指标
观测值:在心理学研究中,一旦确定了某个值,就称这个值为某一变量的观测值,也就
是具体数据

2. 何谓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学习它有何意义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是专门研究如何运用统计学原理和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心理与教育科学研究中获得的随机数据资料,并根据这些数据资料传递的信息,进行科学推论找出心理与教育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3. 选用统计方法有哪几个步骤?
首先要分析一下试验设计是否合理,即所获得的数据是否适合用统计方法去处理,正确的数量化是应用统计方法的起步,如果对数量化的过程及其意义没有了解,将一些不着边际的数据加以统计处理是毫无意义的
其次要分析实验数据的类型,不同数据类型所使用的统计方法有很大差别,了解实验数据的类型和水平,对选用恰当的统计方法至关重要
第三要分析数据的分布规律,如总体方差的情况,确定其是否满足所选用的统计方法的前提条件

**** Hidden Message *****

仙人掌cherish 发表于 2019-11-19 23:44:46

是的,woyaochakan

15877842169 发表于 2020-4-4 09:13:22

谢谢楼主的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 》邵志芳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课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