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00|回复: 0

2018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18 21:3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我国目前的医疗环境及危重症医学本身的特殊性,要求心脏重症医师应具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适应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和学科发展的要求。本文通过描述现状、阐述人文修养的内涵、要求和查找人文修养培养的先天缺陷,突出并强调了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在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当中更加重视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培养,为危重症医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关键词】人文修养;心脏重症医师;地位;作用  【中图分类号】R-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5.15.0.03  【Abstract】The present medical environment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discipline itself require cardiac intensive care physicians have good humanistic quality to adapt to the medical environment changing and the discipline developing.This paper highlights and emphasizes the critical role of cultivating humanistic quality of cardiac intensive care training physicians through describ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elaborating the connot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humanities ,and finding out the innate defects existing in the training process.This paper also expects that it will obtain an increasing attention of cultivate humanistic quality during the change and reform of medical model,and will inject new vitality fo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Key words】Humanistic quality;Cardiac intensive care physicians;Position;Function  近年来,各地医疗纠纷愈演愈烈,伤医事件层出不穷。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的合法权利,严重影响医院的正常工作秩序和社会的和谐稳定。而作为心脏重症医师面临着比一般科室更多的死亡患者,医疗纠纷在所难免,医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多种多样,而部分医务人员缺乏人文修养,忽视患者生理、心理感受和医患沟通与交流,是导致医疗矛盾发生的原因之一[1]。提高心脏重症医师的人文修养对推动现代重症监护学健康发展,加快心脏重症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内涵及要求  1.1 人文修养的内涵  人文(Humanities)原指人类,引申为人性、人的情感,转化为人的文化、教育和修养。人文修养是指一个人通过人文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或环境的熏陶使之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是一种态度,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正确处理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社会与国家,乃至个人与自然的关系,真正了解本职工作和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2]。  1.2 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要求  树立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守护生命的精神;保持高尚的道德情操,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学习语言沟通技巧,善于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处理好医患关系;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提高理性思维修养;具有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保持健康的身心状态,不急不躁、积极向上、乐观自信。  2 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培养的现状  2.1 心脏重症医师对人文修养培养的认识不足  危重症医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面对的都是危重症患者,劳动强度及精神压力普遍较大,工作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广泛,需要熟知多个学科领域的内容,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往往忽视了人文修养的培养。  2.2 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培养的先天缺陷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层面始终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弊端,缺乏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同时教师及家长缺乏对人文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形成重视成绩、轻视思想道德修养的思维模式,这些情况都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转变[3];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机制不完善,存在着重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传统,对人文素质的教育主要表现为开设一些相关的选修课或者讲座,缺乏系统的、深层次的教育。和国外相比人文医学类课程设置比例严重偏低,仅为8%,国外医学院校医学专业课程由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三大类组成,其中美国、德国的人文医学类课程占总学时的20%~25%;英国占10%~l5%[4]。  2.3 社会环境对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培养的影响  随着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增多,许多不良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严重侵蚀着部分心脏重症医师的思想意识,致使道德观念淡化,倾向追求个人利益;我国诚信道德体系建设尚在初步阶段,现实生活中诚信缺乏、贪污腐化等不良社会风气对心脏重症医师产生潜移默化的消极影响;很多年轻心脏重症医师沉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心理承受能力差,不善处理人际关系,甚至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不能很好地适应当前医疗环境,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不能及时转换社会角色,进入合适工作状态[5]。 3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  3.1 提高人文修养是对心脏重症医师医生的必然要求  加强心脏重症医师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推动学科发展、提升诊疗水平的必然趋势,危急重症医学早已成为一门专科学科,急重症诊治在临床各科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危急重症患者病情多变、危象丛生,救护过程中各种监护仪、生命支持装置的使用和救护程序实施对救护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要求救护人员不但要具有多种治疗设备的使用、各种重症监护的技术操作能力、数据分析和治疗技术的应用能力,更要冷静清醒,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快速的反应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6]。  3.2 良好的人文修养,是缓解医患关系的基础  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促进心脏重症医师树立理解与尊重的理念。充分理解对方,多设身处地地考虑对方的立场,用共情的思维去理解患者的痛苦与不适,以唤起患者情感和认识上的共鸣,促进双方互相理解,有利于医患沟通及医疗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尊重是建立信任和合作关系的基础,要求我们要尊重患者的自主权和隐私。  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促进心脏重症医师树立诚信与公正的理念。医疗工作是一项科学、严谨的工作,因此,医患沟通也有其科学性和严谨性。在医患沟通中首先做到不自欺,要敢于认识自身的优点和不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在如今信息爆炸的社会,医务人员不是百科全书,不可能事事俱知,在医患沟通中要勇于承认自己不知道的方面。公正是医学伦理学的原则之一,要求医护人员对待患者要一视同仁,避免偏见和歧视。公正还要求要对患者仁爱,在医患沟通中能够做到不斤斤计较,爱患者胜过爱自己,切身考虑患者利益。  良好的人文修养,可促进心脏重症医师树立求同存异的理念。求同和存异是一对矛盾的共同体,求同并不否认差异,而是以承认差异为前提。医患沟通中求同更多的是从宏观的角度去考虑,即把所有患者视为统一的群体。  3.3 良好的人文修养,有利于促进心脏重症医师身心健康发展  良好的人文修养,促使心脏重症医师具有淡泊名利、荣辱不惊的平常心。促使心脏重症医师具有爱心、怜悯之心和社会责任感,以美好的行为去改善和净化自己周围的社会环境。促使心脏重症医师具有真诚而又积极的心态,以理性与科学的判断对待社会中出现的问题。养成正确的人生观、道德感和价值观,以健全的人格、公正的处事原则和正确的价值取向立世。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直接影响人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取向,我们要使自己一直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就必须不断矫正自己的思想观念,弄清正确的人生努力方向,以此保证结果的美好;修养远见、大气和宽广的胸怀,为成就事业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追求大气和心胸广阔,进而改变自己的处事方式和生活品位。  4 结 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已清楚地认识到人文修养在心脏重症医师培训中的地位和作用。期待在医疗模式的转变和改革当中更加重视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的培养,为医学的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文修养的提高决非朝夕所致,如何针对我国现状,结合心脏重症医师工作的特殊性,在人文修养培训项目的选择、培养途径的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值得我们密切关注。下一步我们将选用合适的方式和方法,利用我院人文教研室搭建的平台,通过多种途径全面提高心脏重症医师人文修养,更好、更快地完成好心脏重症的日常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化冰.医学院校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途径刍议[J].肇庆学院学报,2013,(01):69-72.  [2] 汪慧英,谌欲晓.成人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探研[J].成人教育,2014,(01):47-50.  [3] 董小磊.当代大学生人文素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13. 本文由wWW.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4] 刘向莉.医学院校人文课程实施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8.  [5] 王 瑛.当代中国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  [6] 杜慧敏.急危重症专科护士人文素质构成及培养途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1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