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14|回复: 0

2018理工科论文范文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09:0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理工科是一个广大的领域,包含物理、化学、生物、工程、天文、数学及前面六大类的各种运用与组合的科目,它实际上是自然、科学和科技的统称。
  理工科论文范文:数字化制造技术的吊钩造型研究  摘要: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如何对图形信息做出快速反应,是图学教育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方面面临的创新课题。针对如何快速对图形所带的信息进行分解,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打破传统二维图形的作图习惯,找到作图的突破口,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由3D返求2D,将理念变为现实,对图学教育的教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图学教育;吊钩;造型;现代制造技术
  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加快了产品的更新换代速度,新的制造技术应用而生,其中,数字化制造技术尤为典型。产品的数字模型作为贯穿制造过程的一条主线,如何表达其包含内容、建立方法、信息含量等尤为重要。传统制造中,二维工程图样承担了制造过程中的所有信息。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如UG、PROE、Solidworks等新型综合软件层出不穷,传统的信息载体已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制造技术的发展水平,如何快速对图形所携带的信息进行分解,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打破传统二维图形的作图习惯,找到作图的突破口,利用数字化制造技术由3D返求2D,将理念变为现实已迫在眉睫,这对图学教育的教改实践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1,2]。
  1识图和制图
  1.1识图
  图1为吊钩的平面图。初看图形,非常复杂,不知如何下手,仔细分析会发现,本例的3D模型主要是一线架如图2所示,将一曲面覆盖其上即可完成造型,如图3所示,所以该例的突破口在于如何完成线架的造型。分析图1,提取与两条平面曲线相关的尺寸信息,得到如图4所示的图形信息。一副图上的尺寸,既有确定形状的定型尺寸,又有确定位置的定位尺寸,还有些尺寸二者兼而有之,将本例中的尺寸进行归类,定型尺寸有Φ27.5,R14,R42.5,R55,R47.5,R6以及Φ42.5,定位尺寸95.7,65.2以及6.8。但要做R47.5的两个圆弧,需要知道圆心位置,但尺寸95.7和65.2只能确定其圆心在这两个尺寸确定的竖直直线上,而无法确定具体情形,所以还需要其他尺寸配合才能最终确定[3]。分析图形可知,由65.2尺寸确定的半圆,和圆Φ42.5相外切,两圆相外切,其两圆心之间的距离等于半径之和,两圆相内切,其圆心之距等于两半径之差,这样,尺寸Φ42.5,R55,R47.5又兼具定位尺寸。分析清楚图形尺寸间的关系,作图就能得心应手[4,5]。由于空间曲线依托平面曲线,所以完成两条平面曲线后,分析空间截面线,如图5所示。同样空间曲线也是由定型尺寸和定位尺寸确定,其它截面空间曲线比较简单,只要确定其位置后,做半圆即可,但需要注意其截面半圆起点和终点分别落在两条平面曲线上。难点在于270度和315度线的截面曲线。
  1.2制图
  以315度截面线为例,选用CAXA制造工程师设计软件,绘制截面线。选择曲线工具中的“直线”命令,在界面左侧的立即菜单中选择“角度线”,与x轴夹角-45°的截面图,如图6(a)所示,裁剪掉不需要的部分。选择曲线生成工具栏上的圆心工具,在立即菜单中选择作圆方式“两点半径”,然后按照提示单击分别点取R47.5圆弧的切点和-45°线左侧端点,半径为25,然后右击结束该圆的绘制,同样的方法绘制截面半径为6的圆,如图6(b)所示[6]。图6吊钩截面图绘制16度的切线,选择曲线工具中的直线命令,在界面左侧的立即菜单中选择“角度线”,与直线夹角-16°,选取-45°线作为参照直线,R6圆弧的切点为直线的起始点,任意选取缺省点为终点,完成16度线的绘制,利用曲线过渡命令,对圆R25和16度直线进行半径为6过渡连接,裁剪掉不需要的曲线,完成截面线的绘制,如图7所示。图7吊钩截面图综上所述,线架的搭建步骤如图9所示:首先搭建如图8所示的平面曲线,在平面曲线的基础上搭建空间截面线。图8平面曲线图9空间截面线
  1.3生成曲面
  曲面的生成方法有多种,选择其中一种完成即可。本例采用网格面,注意网格面由U方向和V方向曲线构成,各个方向的曲线必须相交,构成封闭区。选择曲面工具栏中的网格面工具,依次拾取U截面线共2条,右击确认;再依次拾取V截面线共7条,右击确认,稍等片刻后曲面生成,如图10所示。最后完成其他曲面,得到需要的吊钩立体图形,如图11所示。
  2结语
  识图、制图是从事机械、机电类或近机类从业人员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但因其对空间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要求较高,学习的困难程度较大。然而,如何在复杂的图形信息中,分解出各个简单的信息,找到作图的突破口,付诸其他三维软件的强大造型功能,将复杂的事情简单处理,不仅能提高设计效率,而且能激发人员的学习兴趣,降低课程的抽象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对相关软件的熟悉程度及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孙宝福.基于现代制造技术的工程图学课程改革之初探[J].东华大学学报,2005,8(31):160-162.
  [2]汪红.《产品设计与制造实训》教学探索与实践[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59-61.
  [3]高慧.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课程的教改思考[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3):47-49.
  [4]林清夫.工程制图课件数字化制作平台的开发研究[J].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07,(03):53-55.
  [5]李润.基于Pro/E行为建模的可变截面悬臂梁优化[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4(3):21-23.
  [6]李润.变截面悬臂梁的Pro/Mechanica有限元法设计[J].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2014,(12):205-106.
  理工科论文范文: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发展  【摘要】
  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业进入稳定发展阶段,而测量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制造业取得突破性进展的过程中的表现极为出色,可以说中国机械制造领域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果更测量技术的发展是离不开的。以中国为代表的国家的飞速发展,使世界经济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甚至开始重新划分。同样,中国的发展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上,也表现在科技水平上,近年来中国更加重视人才培养和科技发展,多样化的测量技术的发展就有了更好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对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机械制造;测量技术;经济格局;科技发展
  前言
  通过测量技术对物质世界进行测量是科学的开始。通过测量技术的发展减少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误差。通过测量技术将生产现场的情况与机床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是生产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
  一、测量的基本要义
  机械制造业中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的过程中所需要的测量学科,主要包括传感、测量和仪器三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研究几何量的获取与处理。在测量的过程中,以物理原理为测量基础,通过在基本物理、化学效应基础上通过信号的变换完成传感的过程。最后将被测量转换成更容易被认知、接受、理解、处理的数据。被测量的对象有很多,根据不同被测量对象的特征可以选择不同的测量方法。
  二、测量技术在机械制造领域内地位提高
  机械制造主要优势是利用测量技术大大提高看了生产效率,替代了传统的于工制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开苏发展。因此可见没测量技术是整个机械知道的核心所在,其测量技术的高低不仅带动着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也极力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脚步。在机械制造生产中,测量技术为其提供了控制方法,使机械制造更加精准,进而完善机械制造的质量。如今,在机械制造的选材、认识以及改造上测量技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可以准确测量出产品材料的适用性、以及制造技术的完善性。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所处地位越来越大,我国的机械科学和制造系统都进行着一些变革。新型机械系统、绿色环保设计理念的出现,制造工艺改革、科学技术的提高带领中国的机械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作为制造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测量技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使之地位明显提高。
  三、测量技术发展现状
  (一)现场校准方法与装置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国测量技术领域的先驱者们,通过设计、研究在先进制造测量领域发明出一种新的空间尺寸测量现场校准方法,并完成装置的设计。可以根据多种靶标特殊集合结构和自身基准尺寸以及不同位置之间传递关系作为约束条件从而建立的一套全新的现场校准方法和装置。更有效的解决在现在制造领域内因为现场校准及其装置问题所引发的误差问题,并能够根据小分数角渥拉斯顿棱镜和直角冷静作为反射镜的共光路白适应系统实现远程小胡位置的相互校准等。这是中国测量技术在制造领域内针对于县城校准的一个重大突破。
  (二)大型或超大型精密仪器核心技术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针对制造领域内大型或者超大型精密仪器的制造,我国与世界强国之间依旧存在不小的差距,为了弥补或者说缩小这种现实差距,我国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谭教授所带领的科研团队首次在该领域获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超精密核心单元技术改善了我国在大型或超大型精密仪器制造过程中难以掌握核心技术的问题。通过谭教授所在科研团队的不懈努力我国终于拥有在大型超精密仪器中的集成能力,并能够自主研发并设计制造处大型超精密级测量仪器,填补了这一空白。
  (三)测量工具从“新”开始
  测量所依托的一大重要核心就是工具,近年来我国机械制造领域中测量工具开始从根本上进行。运用光感和电感技术使测量仪器的性能和功能都有显著的提高,使之无论实在精度、外形或者能耗、折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通过不断完善大规模集成、混合电路等方面的技术手段,并在测量过程中加以广泛应用真正做到磨刀不误砍柴工。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在测量时所使用的工具早已从基础测量(手工测量)转变为更直观的电子设备了,千分量具、游标量尺等工具被大规模采用,使测量数据更为准确快捷。
  (四)坐标式测量技术更新
  在测量过程中,检测时最常用到的工具包括齿轮、凸轮、旋转体零件等,在测量过程中御用坐标式测量是我国测量技术上的一大发展,通过以上几项工具的广泛推广和使用,并将这些工具在合理推广到计算机处理技术、微处理技术等方面之后,我们能够更直观的认识到坐标式测量技术更新后,对于机械制造领域的重要转折。
  (五)测量过程进入多信息融合阶段
  机械制造领域的测量过程中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个过程已经从过去简单的信息获取多度到将信息进行分类整理,过滤无用信息并将可靠地消除各种被测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从中获得更有效的信息,并将多种测量信息进行融合,从而获得更有效的测量数据。
  结论:
  虽然我国的机械制造领域的测量技术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我们仍存在许多的问题,在认识到我国测量技术发展方向之后,更要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加以改正。秉持着坚持自我创新的核心,将技术真正掌握到自己的手中,而不是依赖于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组建科研小组或专题研究组对高端的高附加值的测量设备进行研究,填补该领域的空白。同时由于我国该项技术的起步较晚,对于基础技术和制造工业上的研究还有所欠缺,导致一些关键性的技术仍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集中解决像密封技术、焊接技术等至今仍与国外产品要差1~2个数量级的技术从而提高测量手段和测量技术的含金量。对于我国机械制造领域测量技术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我们仍要认识到现如今的中国与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未来我国机械设计领域测量技术可以依托于国家的重大专项,高度重视机械制造前期的测量技术等问题,加大投入,紧抓科技技术发展和人才培养两大重点,尽快完成先进制造需求的测量技术体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报告2006-2007[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6):16-19.
  [2]裘祖荣张国雄测试技术的社会作用及发展方向[J]工具技术2004,38(9):26-28.
[理工科论文范文]相关文章:
1.理工科毕业论文范文
2.理工科论文脚注
3.理工科本科毕业论文
4.理工科云计算网络虚拟技术毕业论文
5.生物毕业论文范文
6.论文:高校理工科专业英语教学问题及困难与挑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