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357|回复: 0

2018关于提升学生理科学习能力的思考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1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提升学生理科学习能力的思考
理科教育是向学生揭示事物的自然属性的规律性的认识,包括概念、定律以及理论等知识。当今社会科学为大众理念所引导,理科教学已侧重对所学知识的深度理解,论文联盟而非记忆的范围。这就更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离不开具体的教学实践。课堂教学是实现这种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学习能力主要表现在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以及探究及应用能力等方面。学生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来自于课堂上教师采取有意义的途径将发现得来的和接受来的知识内化,自己建构知识使其具有个人意义,这对理解自然世界具有积极意义。其次,对于个人发现的知识以及他人告知的知识,也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去实现情景化或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的尝试解决问题时才变得有意义。
  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理科教师在利用教材中潜在的优势来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知识构建的呈现过程,会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陶昌宏说:物理教学要坚持以创设问题情景为切入点,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探究能力为重点的基本特征。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教师对知识构建的教学过程所呈现的教学程序本身就寓于研究问题,展开思路,寻求结论的探究过程。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提高和学习习惯的形成,以及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
  理科知识包括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定律和理论性知识,要实现这些知识的自我建构,必须对知识获取所面临的科学事实做出适宜的选择。就如同建筑坚固的摩天大楼首先选择材料和建筑设计,随之,就要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线索和资料,提出假设并进行科学的推理过程,也就是完成建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问题情境(实效性)探究方法(如实验方法)寻求结论(科学方法)这三个环节的教学实施。
  1.创设具有实效性的问题情境。
  课程的教材中和现实生活中所提供的大量事实,当被作为知识介入所提出的问题情景时,一定要选择那些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的经验并能引发思考的科学事实。只有得到学生的认可,才能唤起学生探究的心理需求,产生认知冲突。
  科学事实是构建科学知识体系的基石。然而,许多科学事实并非很直观的一目了然,而是隐藏在纷杂现象的背后无法直接通过观察而感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揭示事物的本质,或通过实验方法来呈现,从而引发出易于感知的问题情境。  
  [实验情景]盛有沸水的玻璃瓶稍冷后,瓶盖为什么难以开启?(有关气体压强的知识)
  [图片情境]眼望天空远远飞去的氢气球而泪流满面的儿童。(有关氢气球向下重力和气球受空气向上浮力的知识)
  2.强化实验手段的功效。
  理科教材的实验资源有着提高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效果,验证有关知识结论,提高动手能力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实验操作能力以形成科学的态度,培养创新意识等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挖掘实验资源潜在的教育价值,发挥其得天独厚的优势,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