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575|回复: 0

2018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4 16:17: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201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提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在新目录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更是强调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学生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对于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在独立学院中普遍较为薄弱,本文从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其面临的种种困境出发,探讨并寻求提升本专业实践教学效果的路径。
  1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现状及改革的必要性
  1.1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现状
  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重要,对应用型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增加。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了诸多问题:其一,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对培养应用型技能的实践性教学重视不够,公共事业管理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其主干课往往是实务性比较强的课程,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来理解与熟悉,但目前专业主干课的实践课时在总课时中的比例比较低。其二,实践教学设置不合理,实验室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缺乏力度,学校与相关行业部门联系不够紧密,学生缺乏相应的实践实习机会。其三,忽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担任实践教学的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受自身实践能力、社会经验、学历等条件的限制,还不能准确有效指导学生完成实践任务,从而使实习实践效果大打折扣,难以适应社会的要求。为提高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适应力和认可度,独立学院需要选准专业培养方向,构建合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并辅之以实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改革,努力提高这一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
  1.2 社会对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
  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独立学院只有采取符合自身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和手段,才能更好地优化和组合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学校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解决问题能力,从而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尽管目前公共事业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缺口很大,但是培养的本专业人才质量不符合社会需求,如何协调或解决这一矛盾是一个关键问题。对于学校来说,必须要从实践教学方面下功夫,争取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和目标,除了让学生牢固掌握本专业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及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出社会组织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对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操作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将实践教学工作放在首位,加大实践教学投入,争取与更多的企业组织合作,得到政府的财力支持。
  2 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分析
  2.1 专业目标不明晰
  独立学院在设置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方向时,鉴于自身师资力量的薄弱等原因,本专业的方向及发展基本上依托母体院校已有的资源,并以此为平台进行专业建设。然而一味盲目仿效母体院校,并未突出独立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特色,导致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另外,在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对于专业课程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分配不合理,实践教学课时数仅占总学时的20%左右, 而在美、英、日等国家的应用型大学中,实践教学时数比例已达50%以上,已形成了一整套提高专业技能和动手能力的教学方案。因此,目前存在的普遍问题是重理论轻实践,而且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践课时的落实情况更是无从考察,针对实践课程的考核机制也几乎缺失。
  2.2 教师业务素质及实践水平有限
  鉴于独立学院自身的特殊性,其主要的专职专任教师整体呈现年轻化的趋势,且大多数青年教师自身缺乏实践经历,而仅靠学校的以理论为主的教学是培养不出合格管理者的,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学会管理,因而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水平难以提高。作为独立学院,校方和教师应共同努力开辟实习实践基地,与一些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双师型教师,增加其实践管理经验,丰富教学内容。
  2.3 学生对专业认识不足,缺乏兴趣
  由于多数独立学院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特色并不明显,甚至模糊,学生对本专业认识不足,对于自己大学期间要学习什么也很模糊,没有明确的目标,再加上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学生无法对专业学习产生兴趣。因此,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引导学生到对口的就业部门进行实习和社会调查,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
  2.4 社会认可度不高
  作为新兴学科,该专业的社会影响力太小,其中原因很多,既有本身是新专业,开设时间短,毕业生数量不多的原因,还有社会大环境的原因,如对口就业部门的入口途径不畅、管理体制不适应等。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了解不深,不清楚公共事业管理和行政管理的区别在哪里,造成社会各界对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接受程度较差,认可度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