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72|回复: 0

2018基于校园循环经济建设的高校教材循环使用探索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1 18:3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编辑。基于校园循环经济建设的高校教材循环使用探索 论文代写 http://

 摘要: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建设节约型生态校园需要从小事做起,其中,教材循环使用就是节约资源的一种重要方式。本文拟对高校教材循环使用的必要性、可行性、难点及其原因、解决措施等方面进行探索,为建设资源节约型校园提供依据。
  关键词:循环经济 教材循环 节约型校园
  
  气候变化,与森林息息相关,保护森林对抗击全球暖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当我们呼吁要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时,却忽略了我们身边的这片片森林我们的教材、参考资料等纸质用品。由于环保意识欠佳和回收利用机制不健全。学校正在成为一个惊人的纸张吞噬机器,教材的再利用率十分低下。
  每到毕业生离校之际,我们总会发现很多毕业生会把他们不再使用的书本、参考资料(多数是八九成新),或转赠或以低廉的价格卖给旧书摊或废品收购站(如《体育文化概论》、《大学生安全知识导读》等)。学生每年发的教材中有相当一部分教材在使用一个学期以后,就被搁至一边,教材的使用率相当于只有0.5年。
  随着建立资源节约型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社会,积极实践科学发展观这一战略目标的提出,节约资源、减少浪费成为国民普遍关注的问题。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一、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相对于传统单程式经济而言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其核心是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其基本原则体现为减量化、再使用、再生用。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废弃物或废旧物资的循环再生利用,实现低投入、高效率和低排放的经济发展,是实施可持续战略必然的选择和重要保证。
  高校如何在自身的运作过程中率先推行循环经济战略,既是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重要问题,也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顺利实施对高校教育提出的问题。
  教材作为教育资源的一种,它的循环利用从本质上看,也是一种循环经济活动,是顺应校园生态文明建设的,是学校落实环保政策,节约资源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高校推行教材循环利用的现实意义
  
  1.从环保的角度,不仅节约了纸张,还同时节约了木材、纯净水、煤炭等社会资源,从而有利于环保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符合构建资源节约型校园;2.从教育的角度,这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手段,学校可以借此加强对学生的环保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培养节能观念和节俭作风,增强学生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3.从经济的角度,教材被闲置不用或当废品卖,造成巨大的教育经费浪费,教材循环利用则可变废为宝,提高教材资源的有效利用率:4.对家庭而言,可以减轻学生家庭经济负担。   http://
  
  三、高校实行教材循环的可行性分析
  
  1.高校自身教学模式有利于实行教材循环
  大学期间讲究的是对知识的认知和理解,老师上课时,多按照讲义教学,授课方式灵活,再加上电子教材和多媒体教学的普及,课本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阅读教材,作为参考书。同一课程的课本虽然出版社、编者不同,但主要内容大同小异,学生不用局限于课本的一致。
  
  2.高校课程特点有利于实行教材循环。
  在大学里,一些公共类课程,比如《排球》、《足球》等体育选项类教材、《军事理论教程》、《大学生安全知识导读》等教材或操作性强、或持续时间长,变动较小,容易实现循环使用。有些课程一周上两节课,而且很多时候老师并不照搬书上内容。一个学期下来,书还是比较新的,至少有八成新,像这样的教材的可循环性是相当大的。
  
  3.作为教材使用的主体,大学生群体是一个有思想、有文化、有创新精神的一个社会群体,更能掀起1日书循环改革的波澜。引领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的新风尚。且对经济支出上相对独立的大学生来说,相对于花高价钱购买新书,他们更乐意购买二手旧书或复印教材。   
  
  4.就教材本身的性质,也有可循环使用的价值,如被国内很多高校所采用的朱东润先生所主编的6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出版多年,就基本未作太大变动,完全可以考虑循环使用。但是,像计算机类变动很快的书籍,一般不考虑纳入循环的范围。
  
  四、高校教材循环未能实施的难点及其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教材的循环使用,困难和障碍较多,和国外相比,我们的教材循环使用步伐缓慢、覆盖面小、层次较低,特别是在高校,只见于自发的跳蚤市场。教材的循环使用在相当一部分高校中存在着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
  
  1.相应的法律、制度不完善。教材使用尽管利国利民,但是。从目前看还未建立起与教材循环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这样就使得教材循环缺乏法律制度依据,在实行过程中,困难重重,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
  
  2.教材内容不稳定。目前教材改版修订频繁,变动大,一纲多本的情况相当严重。目前,教材的选用一般是由任课老师首先确定,然后经教研室和系领导及教学委员会审核,选用近三年的优秀教材,但其中也不排除相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任课教师选择的教材版本出现不一致的可能。这些都给教材的循环利用带来困难。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3.教材难以保持干净整洁。教材一直以来做为学生学习的载体,大家都有在教材左右空白处批注、记笔记的习惯。有些教材后面都有习题,学生学完新课后,都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在书上注标记、做习题,再加上目前大部分教材纸张的不过硬。一学期下来,教材已面目全非,不利于循环再使用。
  
  4.使部份人利益受损。高校教材循环使用不同于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高校教材的循环使用,不只是简单的书本传递活动。涉及到多个机构和人员,必将牵动多方的利益。教材循环使用这一举措一旦实施,势必打破产业链之间的利益均衡,出版、印刷、发行等各个环节都将受到冲击。况且,实行教材的循环,学校还需另外花费人力和精力,因此,积极性也不一定都高。
  
  5.教材循环渠道不畅,协调机构缺失。目前,高校教材的回收、保存、再分发循环制度尚未建立。高校教材循环使用还需要一定的机构进行协调。高校目前能够成为教材循环使用的协调机构有:学校行政机构(如学工部、教材务处等)、校院共青团组织和学生会,非官方的学生组织。各方对教材循环使用的关注度是不一样的。但由于职能分工等原因,以及教材循环使用并没有被纳入有关部门应有的职能,能够组织教材循环的协调机构缺失,而缺少协调机构的教材循环使用机制很难建立起来。  论文网 htt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