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32|回复: 0

2018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8: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经济问题研究
一、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1.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在国民中经济中的地位
  浙江一直以来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发展经济并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范围保持着领先的地位,成为全国最具代表性的省份之一。浙江生产型企业的发展也在行业内保持着领先的状态,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以2012年来说,浙江民营经济第一、二、三产业分别实现增加值1668亿元、12004亿元和8439亿元,占全部民营经济的比重为7.5%、54.3%和38.2%。通过相关数据分析得知,民营经济产业结构呈现二、三、一格局,民营经济仍然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的制造业。2012年民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0147亿元,占整个民营经济的45.9%;其中民营制造业增加值9934亿元,占民营经济的44.9%,占全部制造业的69.8%。通过以上数据可知,浙江民营企业,特别是生产型民营企业在经济方面的贡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在国民中经济中的作用
  浙江省生产型民营经济作为浙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一直是经济推动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推动作用
  在浙江,民营企业的数量每年稳定持续增长,为浙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据蓝皮书显示,截至2012年底,浙商在省内共创办各类市场主体350万户,包括个体工商户255万户,民营企业78万户,其中生产型的民营企业数量占了很大一部分。从目前的发展趋势看,浙江个体工商户和民营企业总量分别与上年同比增长了10.6%和85%,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势头。生产型民营企业作为浙江企业里的重头戏,其产生的经济也是不可忽视的,根据统计数据,2013年规模以上生产型民营企业增加值11701亿元,比上年增长8.5%,增幅比上年回升1.4个百分点。销售产值61837亿元,增长7.1%,增幅比上年回升1.2个百分点。浙江民营企业产生的经济增加值占浙江GDP比重一直是相当高的。
  (2)创造大量社会就业岗位
  生产型民营企业的发展扩大了就业岗位,解决了浙江很大程度上的失业人口,优化了劳动力资源配置。生产型企业可以为就业人员提供丰富类型的岗位,比如技术型岗位、设计型岗位、管理型岗位等,满足不同文化程度和不同技术水平的就业人群。
  (3)逐渐成为国家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
  由于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税收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全国税收的平均增长速度。在浙江,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的70%-80%,其中,生产型民营企业的税收收入占将近一半以上,是相当可观的税收收入。
  二、浙江生产型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宏观性问题
  (1)融资渠道不够顺畅
  融资难一直是民营企业发展的难题,特别是针对中小型的生产型民营企业。对于经营规模小、产品形式单一的企业来说,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大,抵御风险能力弱,大部分企业因为这些原因被银行拒绝贷款。同时,金融机构的服务意识和平台建设也没有推出针对这类企业的业务,我国无论是在政策还是机制上,都是明显落后,无法满足这类企业的需求。
  (2)发展环境不够完善
  众所周知,浙江省是资源小省,各种矿物、能源资源缺乏,土地资源也很有限。由于缺少煤炭、石油等能源,能源消费的95%以上是从外省调入,可以说浙江省的供用电形式是十分严峻的。而且,随着浙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能源消耗、用电情况显得更加严峻,特别是对生产型企业来说,是阻碍发展的一大难关,没有电的话,生产型企业根本无法进行生产,又何谈发展呢。另外,在土地资源匮乏的浙江,土地价格不断攀升,企业若想扩建厂房,加大生产规模,就不得不在土地资源上投入大量资金,这样就间接提升了产品的成本,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竞争优势。
  (3)创新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尽管政府近年来在创新政策和制度上为生产型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很多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从效果上来看,政府的政策推动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和提高。政府对创新资源的分配,更倾向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向企业配置较少,向生产型民营企业配置就更少了。民营企业只有掌握核心技术,营造企业品牌,企业的竞争能力、获利能力才能提高,企业才能发展。当然,这一切还需要靠政府宏观条件的支持和配合。
  2.微观性问题
  (1)科学技术有待提高
  浙江大多数的企业发展起初都是小规模经营,并且较为常见的是由个体户或家族企业发展而来,这些企业创办的初衷就只是想自给自足,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并不想花费大量人力物力精力做出一番规模,因此就导致了民营企业总体规模不大且技术性不高。在产业上,个体、私营企业主要集中在技术简单、投资不大、易于模仿的行业,比如低档服装、小商品、零食等。这些较低的产业层次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就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且竞争力极大,要做出一席之地更是难上加难。
  (2)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在很多中小型的生产型民营企业的管理中,所有者与经营者的角色尚未分离,而所有者的文化素质又普遍不高,无法意识到人力资源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往往会招亲戚、朋友等有交情的人进入企业委以重任,这些人占据重要部门及核心岗位职位,很容易形成家族圈子,难以接受其他员工。根据亲疏远近而不是根据个人能力的高低进行分配职位,很容易就造成人才流失,最终受到利益损害的只会是企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