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看: 314|回复: 0

2018中职数学教学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举隅

[复制链接]

1

主题

0

回帖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7-12 18: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职数学教学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举隅
中职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突出特点是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这本是正确及必要的。但一直以来,我们许多从事中职教育的教师都以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专业课为生产实习服务作为指导思想,过于强调及重视专业课的教学,对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能简化则简化,课时能省则省,有的内容甚至干脆取消。现用的中职数学教材又非任何专业都适用(一般都用由张景斌主编,语文出版社出版的数学基础模块),这样,中职数学教学似乎成了可有可无之物。目前的中职生刚入学时大多数都普遍存在着数学基础差这一特点,所以都有既然数学课不重要而且又难学,因此就更怕学或不愿意学的想法。
  中职数学教学举步为艰,如何着眼于中职数学教学的实际,加强教材的基础性、实用性和灵活性,通过低起点、巧衔接的编写手法,突出数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体现教材的现代性,力求实现学生乐于学,教师便于教的目标,让学生学有所得、学得实用、能顺应市场经济需求,成为中职数学教研探讨的重点。因此,我们尝试把数学与市场经济相融合,把有关市场经济问题引入,将数学教学转变为为市场经济服务。
  一、在中职数学教学内容中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的必要性
  早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教育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口号,初步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无疑给中职数学教育指明了发展及改革的方向。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已站在新的更高的起点上。随着十三五规划的实施,为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胜利实现,确保全面深化改革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确保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市场经济对中职毕业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生要能够顺应当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需求。一个人一生中,一次就业终生不变的情况已经改变。以前许多下岗人员或辞职人员再就业非常困难,其原因除了专业技术方面因素外,与这些人的市场经济意识不强,经济手法不过硬也有关。因此,在中职数学教育中引入贴近当今现代生活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内容,教会学生适应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是十分必要的。
  中职数学教育应该服从当前市场经济需求考虑编排,把生活中有关的市场经济问题反映到数学教学中去,让教学内容贴切生活、实用,学生又有兴趣的中职数学的素质教育内容,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身边的经济计算问题。
  二、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引入有关市场经济问题举隅
  集合、不等式、函数等知识,是中职任何专业都不可少的数学公共基础知识。现仅就此举隅人们在工作及日常生活中所碰到的一些经济内容实例,供数学教学参考。
  (一)利用集合关系式确定简单个数问题
  设A为有限集,NA表示集合A中所含元素的个数。
  〖例题1〗某商场为了制订今年夏天有关制冷设备的采购量,对一小区进行市场调查。该小区有100户业主,其中78户有冰箱,52户有空调,既有冰箱又有空调的37户。问既无冰箱又无空调的共有多少户?
  答:(略)
  (二)利用集合的容斥原理确定复杂个数问题
  设A为有限集,NA表示集合A中所含元素的个数,则有
  NAB=NA+NB-NAB
  NABC=NA+NB+NC-NAB-NAC-NBC+NABC;
  〖例题2〗某市举办即开型福利彩票销售活动。售出第三天即有72人获得了一、二、三等奖,其中获一等奖8人,获二等奖29人,获三等奖60人。且有4人既获一等奖,又获二等奖;有6人既获一等奖,又获三等奖;有17人既获二等奖,又获三等奖。问:
  答:(略)
  (三)利用不等式确定范围
  〖例题3〗M公司计划明年投产某种新产品P,有关部门向公司提供如下信息。
  人事部:明年生产工人不多于80人,每人的年工时按2400小时计算。
  市场部:预测明年新产品P的销售量至少是10000件。
  技术部:生产产品P平均每件需12小时,且产品P要安装某主要部件A每件需5个。
  供应部:部件A今年库存2000个,明年可采购80000个。
  问:M公司明年产品P的生产量可能在什么范围?
  〖解〗设M公司明年产品P的生产量为x件,则依题意,有
  答:(略)
  (四)利用不等式决定价格问题
  〖例题4〗某杂志若以每本2元的价格出售可以发行10万本,如果每本价格提高0.2元,发行量就少5000本,要使总销售收入不低于22.4万元,那么杂志的最高定价为多少?而要获得最大收入时,价格应定为多少?
  〖解〗设价格提高了0.2元的x倍,则总收入y为
  y=(100000-5000x)(2+0.2x)=1000(20-x)(10+x)
  =1000(200+10x-x2)=-1000(x-5)2+225000
  而要使,则
   x=6,最高限价为 0.26+2=3.2(元)
  但要获得最大收入,则应取 x=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