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87|回复: 0

2018管理学上的泰勒密码2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3 11: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论文联盟编辑。管理学上的泰勒密码2 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四、从12.5吨到47.5吨管理学上的生铁实验
  
  实际上,科学管理理论在1899年随着泰勒的一个简单问题而诞生:在一个工作日里,一个工人可以将多少吨的生铁条装载到轨道车上去?尽管它可能是有助于试图尝试用科学法则的统治来代替旧式老板们的专制,却也不能使科学管理凭借其致命的自负带领着我们走向另一种奴役之路而平添几多口实。若真的是那样了的话,那则会使我们在好不容易逃离了苦海之后变一下子就义无返顾地跳进了火坑。
  斯图尔德(2007)告诉了我们这样的一个事实,那就是,遇上生铁问题的那年,泰勒43岁,正受雇于伯利恒钢铁厂(Bethlghem steel Company)。紧盯着那个占据了宾夕法尼亚外几个平方英里土地的工场,他在观看着劳工们将92磅的铁条装载到轨道车上去。那里有总重8万吨的铁条需要以尽快的速度运走,以满足因为西班牙一美国战争而激发起来的新需求。泰勒确信地认为,那里存在浪费。在匆匆地回顾了公司总部的一些书籍之后,他估计那些劳工现在是以每人每天12.5吨的速度在装载铁条。 论文网 http://
  泰勒和他的助手们冲进了工场,聚拢了一群拔尖的装载工,这些人凑巧是10个身强力壮、块头巨大的匈牙利人。他提出以工资加倍为交换条件来让他们参加一个试验。于是,这群急于想拿到加倍工资的神勇之人,呼啸着在轨道车的斜道上跑上跑下,在差不多14分钟内装载了16.5吨铁条。泰勒想,按一天10小时计算,这应该是每人每天可搬运75吨。当然,若减去上厕所、午餐和休息时间,该数字可下调40%。于是,一个标准便诞生了,也即该工厂每人每天将会被分派去转运47.5吨生铁,达到者有奖金,达不到者要受罚。
  当那群可怜的匈牙利人意识到他们被要求完成以前的每日工作量的四倍时,他们愤怒地想拒绝工作。在这种情况下,泰勒找来了一个宾夕法尼亚的荷兰裔人施密特。在工资被提高60%(即从一天1.15美元提升到1.85美元)的承诺诱惑下,施密特在令人精疲力竭的一天里装了45.75吨(产出提高了400%)在泰勒看来,该数字足以被认为是现代管理方法的一个胜利。就这样的,在其门徒的拥戴与忽悠之下,科学的管理出现了,管理是一种科学(即由专家们以中立、客观和普适的标准来收集和发展出来的一个知识体系)的观念诞生了。
  接下来,一些个夸大的论议便出现在了泰勒的该著述中:  
  管理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职能,它最好由一群以某种特定教育、说话方式和行为敏感性为特征的独特人员来担任。处理生铁的科学是如此伟大,内涵如此丰富,以至于对于最适合这类工作的人来说,如果没有比他受过更好教育的人的帮助,要理解这些科学原则是不可能的,甚至连根据这些原则来工作都是不可能的。
  
  五 弥天大谎科学管理上的非科学性
  
  由此,泰勒走遍美国,不断重复着他的生铁故事和工场神话。那些几乎成为了一套类似于经文的东西,提供给了一个新兴的、被高度激发起来的管理专家的教派。1908年春,泰勒会见了几个哈佛教授,最终通过商学院的创建,还将其理论兜售进入了大学内部。在那一年的晚些时间,哈佛开办了全国第一个商学院,并将第一学年的课程建立在了泰勒科学管理的基础之上(斯图尔德,2007)。在1909~1914年间,泰勒每年冬天都要到剑桥做系列演讲。
  然在科学管理的理念流行之时,其方法论问题不是没有受到过质疑。许多观察者注意到其第一个问题,便是科学管理几乎完全没有科学的成份。在泰勒的生铁实验计算当中,最显著的变量就是他从一个14分钟的样本来推断整个工作日时所做的那个40%的调整。当其在国会面前接受质询时,泰勒偶然地提到在别的实验中,那些调整在20%到225%之间变动。他辩解说那些难看的摆动是其判断和经验的产物但是别忘了,科学管理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要消除对于那些难于测量的变量的依赖。 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任何渴望归结到科学名义之下的事物的区别性特征之一,便是其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然而,泰勒从未公布过其生铁故事或其他结论所依据的数据。当巴斯(泰勒的追随者之一)在接管了泰勒在伯利恒钢铁厂的工作时,他发现泰勒的数据是不可用的。再者,科学的另一个基本特征是它必须可以提出可证伪的命题。然而,遗憾的是,一旦提升到一般意义上的管理之时,他能做的似乎只有夸夸其谈的陈词滥调了。也即,到最后,其方法只能归结为一些个庸俗性的告诫:更努力的思考!更聪明的工作!买一个秒表!
  若是其他人,可能要面临这样的一个纠诘和责问:伯利恒公司的利润增长是不是他们工作的结果?但是,泰勒极少正面回答这样的问题。当一个国会议员质问他说其方法会不会很容易被误用之时,泰勒回说:不。带着以上显然的充足的理由,伯利恒公司在1901年就解雇了他,扔掉了他的各种系统。然而,颇为滑稽的是,尽管有这种在实际效果上的显然空白,这并不足以能够阻止泰勒在面对全美无数听众鼓吹其效率教条时复述其寓言。
  
  六、组织的起源效率哲学并非始自泰勒
   简历大全 http:///html/jianli/
  最早的组织设计思想可从《圣经旧约》第二章《出埃及》中找到,摩西的岳父乔叟看到摩西从早到晚整天坐在那里,以色列人在他面前排起了长队,耐心的等着见他,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倾诉心中的不满。乔叟对摩西说, 你这样做不太好。你和那些等着见你的人都受不了的,你们会累死的。你不应自己一个人做这些事。然后乔叟建议摩西在每1000人里面选一个代表,每100人选一个代表,每50人选一个代表,每10人选一个代表。重大事项仍由摩西来决定,但烦琐的事就由那些选出来的代表作裁决了。摩西接受了乔叟的建议。从那以后,他带领以色列人向迦南(上帝许给亚伯拉罕及其人民的土地)进发的任务就轻松多了。也就在那时,最佳控制幅度的原则得以建立,并且产生了第一次有文献记载的管理层级制度。
  从乔叟向摩西建议那时起几千年过去了,人类设计和建立组织已能够管理与一个共同任务相关的很多人的活动。直到近代,规模庞大且很复杂的组织还主要以国家、军队和教会三种形式存在。然而,随着工业化的推进,人们为共同的目标以新的形式集合在一起,出现了工业组织。其活动方式与以前的组织全然不同,得以建立的基础则是组织设计的一个核心原则劳动分工(辛格,1999)。 论文代写 http://

  至于分工所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提升问题,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举了一个制针的例子。他指出,若一个熟练的工人做所有的工作,他可能每天只能创造一根针。但若在一个制针的组织中:一个人抽铁线,一个人拉直,一个人切截,一个人削尖线的一端。磨出一个圆头需要两到三种不同的操作,安装上园头又是一种操作,以及涂色、包装等。这样一枚针的制作要经过18道工序。                         思想汇报 http:///sixianghuibao/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