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1|回复: 0

2018浅谈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4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新公共服务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
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的逐年扩招,给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但同时高职院校的快速发展也给它的教学质量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也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者带来了新的考验,毕竟学校教学管理的优劣可能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它们开始从学校的教学管理体制反思做起,通过分析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阻碍因素,从而在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引导下找到一个教学管理的改革良方。
  1 阻碍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因素
  1.1 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缺乏双向的互动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计划是根据企业的用人要求来打造技术应用型的人才,其实遵行的是一种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但在目前的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中这种模式只是有名无实,人才的培养并没有与企业岗位衔接起来,高职院校与用人企业、劳动部门之间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互动,致使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形单影只,阻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
  1.2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缺乏自主性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的办学模式有教育部单独办学、教育部门与其他劳动保障部门联合办学、培训机构办学等多种类型[1]。所以这种管理模式就是谁办学谁负责,这种管理模式的缺陷就是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权被教育部、企业、劳动保障部门分割,致使高职院校丧失了办学的自主权,这是因为与高职院校合作办学的部门必然会参与到它的招生计划、教务管理、人事管理等中去,这样学校不仅不能发挥它的主体作用,而且对于它的教学计划也没有办法完整的进行下去,长此以往必然会使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下降。
  1.3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缺乏被管理者的参与
  高职院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往往是教学管理者自己制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任务、实施教学手段,整个教学管理过程缺乏被管理者的参与,宣言的民主、透明、人性化都消失殆尽,这样必然会打击到被管理者的积极性,而且也得不到被管理者的有效回应,致使削弱教学管理的有效性。对于这样机械、呆板的教学管理,使得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在管理手段上的认识存在着偏差。
  1.4 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部门缺乏高校的反馈机制
  我国较多高职院校都是由中职院校合并而来,其现在的管理理念仍然是延续着之前的陈旧方式,并不适应现在高职院校的实际,加上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使得学校的教学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反馈机制,对教学管理工作只管不理,使广大师生的确实问题没有得到真正解决,教学评价反馈机制流于形式,只是为评价而评价,没有发挥它的实际效用。
  2 在新公共服务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改革方案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的是公共管理者担任的是服务者的角色而非掌舵者角色,要求管理者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也强调公共管理的形式并不是单一的[2]。这些公共服务理论的核心思想为当下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指明了一条新的道路。
  2.1 重新定位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观念
  新公共服务理论认为公共管理者是服务者而非掌舵者,对于高职院校来说,教学管理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全局调控和公共服务,而非对整个教学管理的把控,所以对于教学管理重在协助老师和学生实现他们的公共利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维持有序的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规范合理的教学行为。高职院校必须认真落实这种服务理念,转变以前的控制观念,才能使教学管理进一步深化改革[3]。
  2.2 更新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形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强调管理形式并不是单一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管理改革中也要变革形式,要运用多样化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管理,针对不同的教学活动运用不同的管理模式。所以为了推进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改革,首先要加强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管理素质,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管理的水平。然后也要充分尊重学生作为被管理者的权利,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加入到教学管理的队伍中去。
  2.3 转变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机制
  新公共服务理论突出战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动,启示我们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改革要进行全面的各项相关机制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整体系统功能的失调。所以必须使整个教学管理部门责权清晰,分工明确,才能确保教学管理系统高效运行[4]。这就要求我们管理者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鼓励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教学管理中来,引导学生逐渐成为教学管理的主体,保障教学管理的常态运行。
  2.4 变革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
  新公共服务理论倡导为公民提供公共服务,运用到我们教学管理中来,就是教学管理者要为了广大的师生的公共利益服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管理者要建立起一个高效合理的教学评价反馈制度,只有通过这样来自不同层面的反馈评价,才能保证信息的畅通,才能了解广大师生真正的需求,从而及时地为广大师生提供满意的服务,进一步为全体师生的公共利益服务。
  3 结语
  各大高职院校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同时为教学管理找到一条新的出路,纷纷转向了对现存教学管理改革的制约因素进行反思,然后从中吸取经验,找到一条适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道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