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809|回复: 0

2018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分享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2 18:4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为一名物理老师,我们知道怎么样开展新学期的教学工作吗?如果教学中遇到问题知道怎么样解决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好的高中物理教学论文分享,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 要】在今天世界上,科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因此,接触科学、了解科学,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是特别重要的,正所谓“格物致知”。在高中各科目中物理是当前许多学生普遍反映最困难的科目。如何适当地进行物理课堂教学已经成为让教师深刻研究的问题,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秉持新课标的理念,给出了做好高中物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教学效率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及升学指标的压力下,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满堂灌”和“填鸭式”的,教学关系就是:我讲,你听;我问,你答;我写,你抄;我给,你收。教师画地为牢,学生不能越雷池一步,不能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教学过程比较死板,气氛比较沉闷。
  针对上述现象,于是有的学校对每位教师每节课讲解的时间进行了限制。出现了不该讲的不讲,该讲的也不敢讲的现象。让学生一味地合作探究,可以说是到了“谈讲色变”的地步。这种做法显然也是不科学的。事实上,一节课是讲还是不讲,讲多少时间,应该依据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反应情况而定。
  这些现象迫使我们提出进行课堂改革,着力提高教学效率的诉求。
  一、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角色的定位及教学行为转变的思考
  教师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自我角色定位发生转变,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向课程决策者转变;教师由教学权威向教学平等参与者转变,教帅是学生发展的主动参与者,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和谐的。[1]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新课程强调,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理解、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师生将互教互学,彼此将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在新课程中,综合性学习正是当代课程改革中旨在实现课程统整的一种努力,教师要突破学科专门化的樊篱,具有整体把握与综合的能力,改变单兵作战的工作方式,与其它学科教师联手合作。课堂上,教师的观念、教学方式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教学是师生间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放下尊严的架子,从讲台上走下来与学生做朋友,做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参与者,师生间的关系是和谐、民主、平等的。教师要适应新课改理念下的教学,就必须通过学习课改理论,参与课改培训,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二、明确的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部分,是一门研究物质、能量和它们相互作用的学科,它既包含了对物质世界普遍而基本的规律的探索,又对其他自然科学以及科学技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2]物理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与其他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如天文学、地理学、生物学、化学等。我们学习物理不仅仅是为了认识客观世界,更重要是利用物理知识改造世界,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类文明做出贡献。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跟物理学分不开,如果不是在19世纪中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建立起相应的电磁理论,就不会有发电机、电动机,现在电气化生产就不可能实现,也就不可能有我们现在的网校,如果没有对气体性质的研究和热学理论的建立,那么应用于飞机、汽车、轮船、拖拉机、机车、坦克等的内燃机也就不会存在。如果至今没有人类出行的交通工具,我们就真正处在封闭状态中,探亲访友,出门旅游,将成为空想。没有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规律,人造卫星、宇宙飞船、人类登月更不可能变为现实。进入20世纪物理学更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成为科学技术的基础。征得中科院部分专家学者的意见,新华社评出的20世纪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十件大事中有两件是与物理学有关的。首件事就是物理学革命,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基本原理和1916年提出的广义相对论基础与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一起改变了人们对时间、空间、物质和运动的概念。20世纪大多数物质文明都是从相对论和量子论这两个物理基础学科衍生和发展起来的。另一件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诞生与因特网的应用,从目前看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越来越广泛,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促进生产力发展,人类开始迈向信息社会。
  基于以上看法,同学们就会明确物理学研究内容,为什么要学习物理学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大家兴趣盎然,摩拳擦掌,准备在物理学的知识海洋中傲游。
  三、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运用物理学科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情感,同时,教师本身以饱满的热情、强烈的求知欲、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就会对学生的兴趣产生巨大的影响。[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经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广泛搜集物理学科最新成果,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地包装,隆重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运用实验法、谈话法、调查法、文献法等学习方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物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课堂,教师还可以借助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实施生活化课堂教学,彰显自主学习魅力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高中物理教师在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的同时,要克服平常定式思维的局限,妙用新的规律及方法,激励学生探讨问题,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4]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物理情境。”要实现教学的生活化,首先就应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如:在电学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先联系教室里的灯管与学校其他教室的灯管等等,让学生对串并联有一个表面的认识,然后深入学习电学的相关理论。利用简单的实验装置,让学生明白串并联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解释道路两旁路灯的工作原理或某些店铺装饰用的七彩灯的工作原理。在电学知识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制简易的串并联电路,加深对电学的理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亲身去经历,去观察,去聆听,去思考,去表达,用心灵去感悟生活,感悟物理,能够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生活中现存的物理情景是无处不有,扣人心弦,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去利用,为使我们的物理教学焕发勃勃生机。
  五、从物理学科特点出发,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物理课堂教学改革首先要加强实验教学。
  1、创造条件,让学生更多地动手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实验能力。
  凡是实验性较强的教材,教师要采用让学生动手做实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设法把一些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并增加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分组实验,不仅要做,而且还要认真做好。总之,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实验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动眼看、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从而掌握物理知识和技巧,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学还要着重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用科学的观察方法去启发、引导、示范,努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同时还要加强实验观察方法的培养,要通过对学生进行实验思想、实验方法等科学方法教育(如放大法、对比法、代替法、转换法、比较法、平衡法和模型法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实验、培养实验能力,开拓创造性思维。
  六、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做好课堂信息的反馈,注重多元评价
  以学生为本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的方式应该重在引导,这是新课程改革十分强调的教育理念,也是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非常强调的教育追求。叶圣陶先生说,“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学生是主体,是有生机的种子……”。在这些论述中,充分表明他十分关注到教育中,学生是具有能动性的,是处于主体地位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双方的活动,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教学中要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因而在课堂教学中不必追求面面俱到,要给学生留有自主学习、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高一功的一节内容我采取了自学讨论法,让他们自己读书充分思考,不懂得问题在课堂上大胆提出来,师生共同分析相互交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生在学习中进行适当的练习,可以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习题要精选精练,并及时反馈。教师应选择能起到揭示规律作用的例题,讲解时切忌面面俱到,要把解题的思路交给学生,培养他们解题的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练习也应该精心选择,所选习题应联系实际,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能起到促进作用。
  总之,新课程标准无论从目标、要求,还是从结构体例上都与以前的物理教学大纲不同,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新教育理念。这些变化必然对物理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其中特别是对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的设计以及新理念的设计特征等均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对这些新观念的领悟、新观点的接受、新要求的实现,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转变过程,教学设计的新理念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可以通过探索、反思,让它更加完善,更加完美,这是广大教师教学的追求,也是新课标的追求。
  参考文献
  [1] 闫俊华,关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有效性的若干思考[J].新课程学习,2010(1).
  [2] 叶澜。重建课堂教学课程观[J].教育研究,2002(10).
  [3] 吴加澍,意识功能方法——改进物理实验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中学理科版,1993(3).
  [4] 傅道春,徐长江,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