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425|回复: 0

2018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特色专业建设论文

[复制链接]

1

主题

1

帖子

41

积分

幼儿园

Rank: 1

积分
41
发表于 2018-8-25 09: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摘要:该文以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为例,探讨了市级特色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建设内容。该专业基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群,在师资队伍、实训基地、课程建设和社会服务中,主动对接重庆市机电产业,加大校企合作力度、推行工学结合机制,使行业主导、校企互动的思想贯穿到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改革的全过程,创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工作取得新突破。
  关键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特色专业;应用型人才
  1专业办学定位、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1.1明确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办学定位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根据“夯基础、高素质、强能力、重应用”的基本原则,培养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求,德、智、体全面发展,掌握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及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电力电子、计算机等专业技术,具备知识获取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创新创业能力,能在电气工程、国家电网、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应用等专业领域,从事现代化大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运行、设计和电气设备的检修、安装、调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等二次系统的研发、运行、安装、调试和维护;电力系统输配电工程的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运行管理;一般工业的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机—电系统的电气控制设计,设备装置的生产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1.2专业办学指导思想
  (1)坚持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有机统一,双轮驱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主动服务与支撑区域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以社会发展、行业对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创新型应用技术人才为宗旨,以提高学生技术技能和综合工程素质为主线,积极开展课程、专业、学科、实验室和实习基地建设融为一体的综合教学改革,建立以课程(群)建设为基础,以实践资源建设为保障,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不断地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凝练和建立体现个性化教育和工程应用的实践教学新模式,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2)立足地方,面向一线,与重庆市机电产业高度融合。主动对接重庆市机电产业,在办学组织架构和教学过程中完成并实现“专业与产业”的高度融合,形成“授业、学业、职业”资源配置最优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应用技术教育链,将学生培养打造成为地方区域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层次应用技术技能人才,达到毕业和就业的无缝对接,毕业和创业的零距离过渡。
  (3)坚持改革创新,区域引领。树立应用型高等教育发展理念,深化人才培养模式与教育教学模式改革,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深入推进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应用型大学治理体系,突出区域引领,主动适应重庆市电气工程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科学规划专业建设,引领系部和学校其他专业发展。
  2专业建设思路
  2.1创设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重在应用的“3+1”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实践实训应用科技人才培养环节,大胆探索“3+1”人才培养新模式。所谓“3+1人才培养新模式”是指在本科学生4年的培养过程中,3年的时间为在校理论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所学专业必要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1年的时间根据专业岗位群的需要去企业进行针对性的顶岗实践实习,完成所学专业必需的基本技术技能。其中,1年时间的学习可以进行分段式计算模式,根据学生个人自身情况或企业情况进行合理分配时间,学生毕业后就能够在工作岗位上开展实际工作,以实现学校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2.2坚持开放办学战略,搭建协同创新平台依托重庆市西部工业重镇的区域优势,坚持开放办学,立足电气工程领域,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地探索校企联合办学新模式,把产业、专业、就业相连接,努力构建开放办学大平台,与企业和政府建立紧密的联合办学合作关系,形成与企业互动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服务电气工程行业和地方经济产业升级发展培养人才。
  3建设内容及实施方案
  3.1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3.1.1深化多样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多元化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将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确立“能力本位、行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完整的人”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制定2016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突破口,为示范引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该专业将在2016年6月前配合教务处充分调研电气工程行业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同类院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办学较好的院校,邀请行业专家论证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具有自身特色优势、符合应用技术大学本质属性要求、科学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2016年度将在学习借鉴国内高水平大学与国外应用型大学先进教学改革理论与成功实践经验基础上,结合校情,合理规划专业课程模块,科学设计专业准入与准出标准,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专业课程学习方面预留足够的课程模块与成长通道;积极推动“3+1”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加快学生成长与成才;科学落实暑假小学期制,全面推进创新创业训练、科技竞赛等教学活动。
  3.1.2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全面加强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2016年度将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建立健全课程质量保障体系,开展多层次、多维度的课程与教学内容改革。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平台+模块”的课程建设架构。在“通识教育平台+完满教育平台+专业教育平台”三位一体的基础上,不断地优化“公共通识课程、完满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等五大模块课程内涵与内部结构,协同推进;根据“知识领域、知识单元、知识点”辐射形成“网状”知识体系与能力体系;围绕培养“完整的人”的目标,稳步推进通识课程模块和完满教育模块建设,提升课程品质,培育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优化专业基础课程模块建设,对接地方支柱产业链发展,共建“电气—自动化”专业群资源共享课程,为学生就业创业夯实基础。
  3.2外引内培相结合
  努力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围绕该校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一直坚持“以人为本、人才强校”的理念,以能力提升为主线,以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2016年度,该专业将紧紧抓住“培养、引进、使用”三大环节,坚持培养与引进并重、师德建设与业务能力提高并重,积极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3.2.1实行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并举,整体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根据该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和规划
  该专业争取在2016年度从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院校引进2~3名电力系统自动化方向骨干教师,从国家电网、发电厂、供电局等相关企事业单位引进2~3名双师双能型教师或聘请为兼职教师;选派2名青年教师到电厂进行挂职锻炼学习;依托现有校内实验实践平台,培养锻炼专业教师的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增强专业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3.2.2结合专业建设要服务地方发展需求
  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该专业将努力凝练专业方向,培育产学融合能力,整体提升教师的创新水平和立足行业产业的社会服务能力,建立和完善刚性与柔性并举的人才建设机制,争取从重庆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等院校聘用1名本学科国内外同行公认水准的客座教授,统筹校内外、国内外优质人才资源,以提升指导学科建设、专业发展和创新团队培育水平,拉动中青年骨干教师快速成长。
  3.2.3提升教师教学实训能力
  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和社会实践制度该专业配合学校创造条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协会教育培训交流工作,使教师加深行业发展方向的认识,明确专业建设的重点,明确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加强与国内外学校间的交流和合作,特别是技术类专业的课程合作,互派师资进行交流学习:实行资源共享、人才整合、优势互补。该专业配合实训中心,努力搭载教师专业化发展平台;积极组织教师指导学生或自己参加全国有意义的科技竞赛,依托此平台,使教师的教学、专业能力在技能竞赛及实践活动中得到不断地提高,以培养出适合科技竞赛的领军人物和名师。
  3.3紧密对接区域产业链,推进校校、校地、校企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依托重庆市西部工业重镇的区域优势
  该专业在2016年度积极推进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努力打造“三共建、四合作”的产学研合作育人体系。“三共建”即学校(自动化系)与合作单位共建学科专业、共建创新平台与实践基地、共建共享资源;“四合作”即“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该专业将坚持以“产学结合、优势互补,项目驱动,实践带动,引领师生素质拓展,推进协同创新育人”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依托,积极发挥学校中介协调作用,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该专业计划推进本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培育计划,引导学生紧贴社会生产实践与实际,争取20%毕业设计(论文)真题真做,探索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设计和训练,加大创新性和综合性实践比例。
  4结语
  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作为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其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任重道远。在今后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继续注重加强基础教学管理,建设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科技服务基地和技术创新基地,积极参与编写实验实训教材,组织学生参加科技竞赛,积极密切与电气工程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与开设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高校和中高职院校合作,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培养出高素质、具有良好专业基础理论和熟练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