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63|回复: 0

公务员面试真题参考答案: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程,有人认为有利于传统文...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帖子

80万

积分

校长

Rank: 9Rank: 9Rank: 9

积分
809652
发表于 2017-1-3 2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程,有人认为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人认为不利于普及,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1)对于教育部提出在中小学开设京剧课程的做法,我们应该辨证的看待。我们说,京剧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传承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京剧等一部分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受到了很大制约,如果我们再不拿出财力、物力、时间和精力来挽救这些优秀文化的话,那么,一些文化瑰宝就有可能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所以,从积极的方面来讲,教育部在中小学试行“京剧进课堂”的这一举措,它不仅可以让学生从小了解祖国的传统音乐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艺术修养,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2)京剧是国粹,纳入学校教育非常有必要,但是必要与可行并不能画等号。因为这一举措的推行面对着许多客观而且非常现实的障碍。第一,师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上海将18段京剧和2段昆曲编进全市中小学的音乐课补充教材。那时,在全市的校园里,“处处可闻京剧声”。各种校园戏剧节上,学生们也是纷纷争唱京剧。然而,好景不长,除了一些以京剧、昆曲为特色的中小学外,很多学校的京剧课就都难以为继了。校园京剧逐渐消失的原因,不是孩子们不想学,而是缺少老师来教。所以,不解决师资问题,就难以做到“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也不可能真正懂得京剧艺术的精华所在,也不会真正实现传承京剧艺术的真正目的。第二,体制问题。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的某些方面,已经成为传承各项优秀传统文化的体制性障碍。如过分强调升学率,强调考试成绩,忽视各项技能的培养,是当今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的通病。所以,要想使京剧进课堂的举措得到很好的实施并收到明显的效果,必须深化基础教育体制改革,使孩子们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健康的成长。第三,形式问题。传承京剧艺术,必须对其形式进行大胆的革新。我们说,现代的一些年轻人之所以不喜欢京剧,是因为他们不喜欢京剧那种缓慢的形式。京剧艺术在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是无数京剧艺术家经过大胆革新,它也不会成为我们中华文明中的瑰宝,也不会吸引世界各国的京剧艺术爱好者。所以,我们要实现传承京剧艺术的目的,就要在传承其精华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创新,使京剧艺术的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趣味和审美取向,紧紧与我们的时代精神相结合,让京剧艺术在我们这个时代散发出更加灿烂的光彩。
总之,保护和传承优秀的民族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希望教育主管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在倾听民声、民意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使我们的五千年文明绵延不断,得到发扬光大。

回帖码请关注我们的公众号获取。

请在电脑访问我们的网站下载答案,手机下载可能会造成答案不正常显示!QQ群627816650公告有详细步骤。

该答案由网友整理提供,如果答案不符请扫描关注我们的公众号反馈给我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