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家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288|回复: 0

什么是代田法?西汉赵过代田法简介

[复制链接]

2万

主题

2万

帖子

45万

积分

研究生

Rank: 8Rank: 8

积分
455322
发表于 2017-5-26 12: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代田法,古代汉族耕作方法名。是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其具体作法是,在长方形的一亩地面上(汉制横一步纵二百四十步为一亩,一步六尺, 每尺约合今市尺七寸)作三甽三垄,甽宽深各一尺,垄宽与甽同,甽垄相间,每年更换位置一次,故名代田。
汉武帝刘彻末年﹐为了增加农业生产﹐任赵过为搜粟都尉。赵过把关中农民创造的代田法加以总结推广﹐即把耕地分治成甽(同畎﹐田间小沟)和垅﹐甽垅相间﹐甽宽一尺(汉一尺约当今0.694尺)﹐深一尺﹐垅宽也是一尺。一亩定制宽六尺﹐适可容纳三甽三垅。种子播在甽底不受风吹﹐可以保商﹐幼苗长在甽中﹐也能得到和保持较多的水份﹐生长健壮。在每次中耕锄草时﹐将垅上的土同草一起锄入甽中﹐培壅苗根﹐到了暑天﹐垅上的土削平﹐甽垅相齐﹐这就使作物的根能扎得深﹐既可耐旱﹐也可抗风﹐防止倒伏。第二年耕作时变更过来﹐以原来的甽为垅﹐原来的垅为甽﹐使同一地块的土地沿甽垅轮换利用﹐以恢复地力。
在代田法的推广过程中﹐赵过首先令离宫卒在离宫外墙内侧空地上试验﹐结果较常法耕种的土地每汉亩(大亩﹐约合0.69市亩)一般增产粟一石(大石﹐合今二市斗)以上﹐好的可增产二石。随後﹐赵过令大司农组织工巧奴大量制作改良农具──耦犁﹑耧犁﹐又令关中地区的郡守督所属县令长﹑三老﹑力田和里父老中懂农业技术的使用改良农具﹐学习代田法的耕作和养苗方法﹐以便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发现有些农民因缺牛而无法趁雨水及时耕种﹐於是赵过又接受前平都令光的建议﹐令农民以换工或付工值的办法组织起来用人力挽犁。采用这样的办法﹐人多的组一天可耕三十亩﹐人少的一天也可耕十三亩﹐较旧法用耒耜翻地﹐效率大有提高﹐使更多的土地得到垦辟。後来代田法不仅行於三辅地区﹐也推广到河东﹑弘农﹑西北边郡乃至居延等地﹐都收到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产的效果。
代田法的效果:“用力少而得谷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c)2016 www.daanji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部份资源由网友发布上传提供,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请来信告知,我们将在5个工作日内处理。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